外国书籍印刷印画册的形成和发展
中世纪前后,人们发明了一种可以两面书写的新材料羊皮纸(多用羊或牛犊等兽皮制成的皮纸),这是一种又薄又结实又可以折叠的纸,并且可以两面记载。为更好地保存文献,欧洲早
期僧侣们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把纸莎草卷上的文献转抄到羊皮纸上。由于羊皮纸比纸莎草薄而结实耐用,并易于折叠和裁切,而且可以正反面记载的特性,公元85年出现了用羊皮纸制作的“册本”。此册本用绳子将页码平放装订成多页面,是一种全新的书籍形态,此形式和今天的书籍很相似,也因此被认同为现代书籍的雏形,但这样的册子直到公元3世纪和4世纪时才得到普及。新的册本形式较之前卷轴形式更方便阅读、查阅携带,也更加适合长期保存,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到了公元5世纪,册本基本取代了卷轴,至此可以说引发了欧洲书籍形式的飞速发展,册页形式成为西方书籍的主要形式。
欧洲公元5世纪至15世纪主要的文化和艺术载体是手抄本。手抄本书籍的内容包括文字、插图和装饰,都是以手工方式制作完成的。公元6世纪时,书籍的制作也几乎都由宗教机构来完成。许多手抄本是专供王室使用的圣经插图册。其内容以圣经、福音书、祈祷书、文典、历书居多,也有涉及历史、文学内容等。最为突出的例子是泥金装饰手抄本,以昂贵的羊皮纸为材料,并配以贵重的金属和珠宝进行装饰。中世纪的凯尔特风格”及10世纪左右的西班牙手抄本都配有明显的装饰。尤其是在封面和装书的盒子表面装饰各种材质的饰品,甚至用黄金和宝石等。
14世纪中期开始,使用木制原材料的手抄本诞生了,在尼德兰这样的低地国家,即使是普通的神父也具有了购买手抄本的经济实力。到14世纪后期,繁荣的中产阶级也可以消费这样的手抄本。其中伊斯兰教在我国传播过程中曾保留了许多手抄本,如《古兰经》等,绘制都极为华美精致。延续到15世纪时,木制品手抄本的成本下降让农民也有了拥有手抄本的可能。
随着15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欧洲的人文主义者与印刷商、出版商密切合作,开始对新图书装帧设计进行积极的探索。他们借鉴手抄本中的字体,并融合古代铭文的特征,创造了堪称完美的罗马体铅字,为文化传播的规范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时期,作者名、书名、印刷商、印刷时间和地点等信息开始被标注在书中还常配有印刷作坊的标志。而且书页开始有了内部空间,不同的字体常常综合交错在一起,形成了文本的多层次传达表现方式。印有出版商标志与地址的版权页已成型,并与卷首页开始成为书籍固定的元素,标点法的不断丰富、阿拉伯数字页码的使用等,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读者的阅读与查找。随着凸版印刷和木制雕版技术的进步,插图也开始被大量地应用到书籍当中。
文艺复兴时期的书籍在装饰形式上,善于用自然景象图画作内饰,更加注重描绘。常见有卷叶、花草等式样,流畅的曲线与几何形完美组合,产生庄重大方、色彩丰富、节奏明确的装饰意味。这一时期的书籍使用者趋向于向平民。尽管早期的印刷本技术、工艺比较简陋,而装饰风格也类似以前的手抄本,但是,随着技术的逐渐完善,小开本的书籍多了起来,出现了袖珍书籍、廉价书籍。图书种类的增多、书籍样式不断更新,制作出更加美观又适用的书籍时代已经逐渐到来。
欧洲17世纪形成了巴洛克风格,“巴洛克”词,原意是指形状不规则的东方珍珠。整个17世纪被称作巴洛克时代。巴洛克风几乎吹遍了每一个角落,从建筑到文学再到艺术的各个域,甚至包括戏剧、音乐领域。作为一种艺术现象,我们可以说它不仅是一种风格,更是一种趣味。巴洛克风格最主要倾向是酷爱曲线和斜线,强调动感,讲求热闹、享受。所以巴洛克风格竭尽全力制造出一切人们惊叹的东西。从法国巴黎凡尔赛宫的奢华中可以感受到欧洲书籍装帧的巴洛克风格,看到无数烫金的书籍封面。
欧洲18世纪兴起了洛可可风格,是从巴洛克前提中演变而来,又不自觉地脱离了巴洛克成为欧洲各国18世纪广泛流行的一种新的样式趣味。这是一种新的装饰风格,强调异国情调、豪华和柔美。洛可可的装饰全部被浸染在温雅细腻、千娇百媚的香艳之中。这种风格在书籍装帧艺术中也大量盛行,词典和百科全书也开始装饰起来,并出现了新的装饰语言及排版结构,此时书籍的版面风格愈加多样化,书籍的内容层次和结构也越来越丰富。如标题的设计更加考究,文字根据不同的内容性质被排列得错落有致。内文版面根据不同章节,利用空白部分自然分割等。由于版面的合理安排,书籍的阅读和查询变得更加清晰简便,在技术上、艺术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19世纪新艺术运动中前卫的黑白插画家,他以独特、象征意味浓郁的画风和“颓废主义”风格被米人们熟知。他的作品用纤细优美的线条和黑白色彩表现画面情感,创造了一个美丽又诡异的黑白世界。《莎乐美》的英文版,书中的插图就是他的代表作“新艺术”运动时期平面设计领域还有阿尔丰斯·穆夏( Alphonse MariaMucha捷克)等杰出代表人物。
到了20世纪,书籍设计样式更加丰富多彩,并进行了广泛的试验。设计师们在自我表现中大显身手,一些传达自我理念的书籍应运而生他们打破传统样式的禁锢,把书视作可塑的柔软体,认为书的造型是自由的。他们将书籍的物质性要素视作书籍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众化的波普艺术”风格的昭示下,积极将书籍内容的叙述注入大众传媒式的流动性影视图像手段,表现出书籍形式多样化、具有表现的图文语言等特点。此时的图书不再仅满足于阅读的功能,还可以提供给受众更多独特的品位,并具有丰富的艺术附加价值,通过运用各种表现力方法,注入全新的概念化设计理念,既要拥有作品主题本身的魅力,又赋予了预见性和充满特殊意境的理念设计。
数码时代的迅速更新迭代,为设计师们增添了更多的神奇本领,并综合了现代化视、听、触、嗅、幻想等前所未有的视觉之外的阅读表现。而21世纪这个更为意想不到的创新时代里,书籍设计的呈现又将会是别有一番新意,我们共同期待并创造着。
外国书籍印刷印画册的形成和发展